close

 
之前學校寫的讀書心得,順便來這邊貼一下XD
 
書名:告白
 
心得:
  「我的女兒被班上的同學殺死了。」
學期末,班導師對她的學生做出了如此的告白。
身為一個老師,她希望她的學生能知錯並悔改,身為一個母親,他渴望復仇,她希望能親手殺死兩位兇手
母親?還是教師?
她綜合了兩種不同的身份與心態,對她的兩位學生─以及兇手─進行了最驚人的復仇。

  去揍你的仇人、或是乾脆把你的仇人給殺了,這是最直接、但同時也是最膚淺、最幼稚的復仇方式。
人打完了、甚至是人死了、你也爽了,事情就這樣子過去了,你對犯人造成的,也不過就是肉體上的傷害,根本無法讓兇手打從內心的為自己犯下的過錯感到後悔,更邪惡、更變態的人甚至不把死亡放在眼裡,那麼,單純的打他、殺他,又怎麼能稱作是復仇呢?那只配稱得上是最單純的發洩行為罷了。
從對方的內部進行攻擊、徹徹底底的摧毀一個人的心靈,那才是真正的復仇、那才是所謂復仇的藝術!

  雖然現在這個社會不論是道德或是法律上的規範都是不允許私法制裁的,但是如果有天你成了受害者家屬、而當司法又無法對加害者做出公正的審判時,難道你能夠不希望親自對兇手做出制裁嗎?

  這個世界上沒有漫畫或是電影中的英雄、卻存在的其中的壞蛋,但也正因為如此,才會有所謂的英雄漫畫、英雄電影,那所謂的英雄,不正是標準的私法制裁嗎?
既然司法制裁是不道德的、是犯法的,那麼為什麼進行私法制裁的英雄會深受大眾所喜愛呢?
正因為英雄是大眾心靈的投影,我們生活在一個受到法律與道德規範的體制裡,很多事情,不是沒想過,而是不能做。
然而,電影是假的、漫畫是虛構的、小說是杜撰的,那是一個沒有規範的世界,是人們心靈的寄託,在那裡,人們可以完成現實中不能做、不敢做的事。
如同故事中的那位女老師,當她不尋求法律途徑、而是用更為慘忍的手段親自制裁了兩位兇手時,難道讀者不會暗自在心中為她喝采並感到大呼過癮嗎?
雖然在現實中是不被允許的,但當被寄託到虛構的世界時,私法制裁的的復仇,總是最痛快的。

  書中的復仇,有別於一般認知中血淋淋的復仇,而是相當高明的心理戰,這讓喜愛懸疑犯罪小說的我看得是非常盡興,作者在書的開頭埋下復仇的種子,原本看起來是很單純的案件跟很簡單的復仇手段,卻隨著故事的演進不斷的翻案、不斷的推翻讀者先前所認定的事實,不翻到最後一頁,真的很難猜出最後那顆種子究竟會長成一棵什麼樣的樹。

  作者的敘事手法也是非常特別且我非常喜歡的,每個章節都換一個書中的主要人物來做第一人稱敘述,每個人都是自己故事中的主角、別人故事中的配角,一步步地透過不同角色的角度和觀點去看這個故事,全部章節的時間軸都是同時進行的,單單一個章節無法構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將全部的故事線重疊在一起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
雖然在一些電影中看過類似的手法,不過在小說中我還是第一次看到作者運用這種手法,挺新鮮的。

  如果說,復仇是惡的話,那作者便是讓我們看見了所謂「惡」最美的一面。
他將復仇昇華成了一種藝術,一種復仇的藝術。
 
 
 
學校的心得我是寫到這裡
不過電影版其實我也看完了
順便閒聊一下好了~
 
話說這部的電影版我是覺得很難得的比小說本身還精采的一部電影改編。
其實內容沒差太多,畢竟小說本來就不長,閱讀速度夠快的話其實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應該就能看完了。
所以電影算是相當忠實的改編,一些細節都有顧到,稍微更動了一些小細節,不過整體來說沒有太大的改變。
電影之所以讓我覺得更為精彩最主要的原因要歸功於導演中島哲也的優秀導演功力,視覺效果非常震撼,配樂選用也是一絕,而視覺效果、配樂,這兩者是小說的文字所無法傳達的,配上這兩點,中島哲也讓告白達到了另外一個境界!
而且其實我是先看電影在看小說的,所以我反而有點把小說當電影補充包在看了XD
 
喜歡推理小說或電影的、喜歡驚悚犯罪小說或電影的、喜歡私法制裁的小說或電影的,這本小說、這部電影,不容錯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帥哥:K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